谢逸《送董元达》:表达了词人送别友人的磊落旷达之情

  谢逸(1068-1113),字无逸,号溪堂。宋代临川城南(今属江西省抚州市)人。北宋文学家,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。与其从弟谢薖并称“临川

黄机《忆秦娥·秋萧索》:这首词写游子的伤秋怀人之情

  黄机,字几仲(一作几叔),号竹斋。南宋婺州东阳(今属浙江)人。曾仕州郡,尝仕州郡,游踪多在吴楚间。工词。与岳珂唱酬尤多。也是著名诗

李端所作的《拜新月》,烘托出人物一片虔诚纯真之情

  李端,字正已,中唐时期诗人,大历十才子之一,他的诗作多为应酬之作,大多表现出消极避世的思想。下面跟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李端所作的《

贯休《春送僧》:此诗情寓其中,文笔生动且委婉含蓄

  贯休(832年-912年),俗姓姜,字德隐,婺州兰溪(今浙江省兰溪市)人。唐末五代时期前蜀画僧、诗僧。贯休能诗,诗名高节,宇内咸知。尝有

杜荀鹤《自叙》:通篇夹叙夹议,评论时事,生动感人

  杜荀鹤(约846—约904),字彦之,自号九华山人。他以“诗旨未能忘救物”(《自叙》)自期,故而对晚唐的混乱黑暗,以及人民由此而深受的苦

钱起《赠阙下裴舍人》:此诗富丽精工,又不流于藻饰堆砌

  钱起(722?—780年),字仲文,汉族,吴兴(今浙江湖州市)人,唐代诗人。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。他是“大历十才子”之一,也是其中杰出者

雍陶所作的《题君山》,描绘出君山涵映水中的深翠倒影

  雍陶,字国钧,晚唐时期诗人,善词赋,代表作有《题君山》《城西访友人别墅》等。下面跟小编一起了解一下雍陶所作的《题君山》吧。  

戴叔伦《塞上曲二首》:吟咏壮士一去不复还的豪言志向

  戴叔伦(约732——约789),唐代诗人,字幼公(一作次公),润州金坛(今属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)人。年轻时师事萧颖士。曾任新城令、东阳令、

宋之问《扈从登封途中作》:整首诗对仗工巧,锦绣成文

  宋之问(约656年—约712年),唐汾州隰城人(今山西汾阳市)人,一说虢州弘农(今河南灵宝)人,唐代诗人。他与沈佺期在齐、梁沈放、庾信到初

李益《立秋前一日览镜》:全篇既有实感,又富意趣

  李益(746年—829年),字君虞,陇西姑臧(今甘肃武威)人,后迁河南洛阳,唐代诗人。主要以边塞诗作出名,擅长绝句,尤其是七言绝句。其作

李益《鹧鸪词》:抒情手法全靠气氛的渲染与烘托

  李益(746年—829年),字君虞,陇西姑臧(今甘肃武威)人,后迁河南洛阳,唐代诗人。主要以边塞诗作出名,擅长绝句,尤其是七言绝句。其作

司空图《华下》:作者思乡这个题意表现得极为完整

  司空图(837年—907年),河中虞乡(今山西运城永济)人。晚唐诗人、诗论家。字表圣,自号知非子,又号耐辱居士。其成就主要在诗论,《二十

吴融《途中见杏花》:全诗由红杏引起的愁思为切入点

  吴融,字子华,越州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。唐代诗人,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(850年),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(903年),享年五十四岁。他生当晚唐

李端《听筝》:这首小诗寥寥数语,却很是轻捷洒脱

  李端(约737年—约784年),字正已,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,唐代诗人。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。少居庐山,师事诗僧

马戴《落日怅望》:全诗以乡愁为主题,却不显得衰飒

  马戴(799—869),字虞臣,唐定州曲阳(今河北省曲阳县)或华州(今属陕西)人。晚唐时期著名诗人。前人很推崇他的律诗,严羽《沧浪诗话》说

司空曙《留卢秦卿》:这首诗写得翻出新意,别具一格

  司空曙(720年-790年),字文初(《唐才子传》作文明,此从《新唐书》),广平(今河北永年)人,唐朝诗人,约唐代宗大历初前后在世。为人磊

李颀《古从军行》:此诗巧妙地运用音节来表情达意

  李颀(690年~751年),汉族,郡望赵郡(今河北省赵县),河南颍阳(今河南省登封市)一带人 ,唐代诗人。开元二十三年中进士,曾任新乡县尉

戎昱《咏史》:此诗写得激愤痛切,直截了当,一针见血

  戎昱 [róng yù] (生卒年不详,约生于740年前后,卒于800年后),唐代诗人。荆州(今湖北江陵)人,郡望扶风(今属陕西)。中唐前期比较

施肩吾《幼女词》:这首诗堪称是含蓄兼风趣的妙品

  施肩吾(公元780年-861年),字东斋,号栖真子。唐宪宗元和十五年(公元820年)举进士,后被钦点为状元,也是杭州地区第一位状元。然淡于名

曹松《南海旅次》:这首诗呈现出情深意曲的艺术特色

  曹松(828——903),唐代晚期诗人。字梦徵。舒州(今安徽桐城,一今安徽潜山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,后依建州刺史李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