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峤《中秋夜》:作者意在表明世上万物不可能完全一样

  李峤(645~714年),字巨山,赵郡赞皇(今河北赞皇县)人。唐朝时期宰相。李峤生前以文辞著称,与苏味道并称“苏李”,又与苏味道、杜审言

张说《幽州新岁作》:这首诗开启了盛唐诗歌的新气象

  张说(yuè)(667-730年),字道济,一字说之,范阳方城(今河北省固安县)人。唐朝宰相,政治家、军事家,文学家,西晋司空张华后裔。前后

郑燮最无奈的一首词:《念奴娇·石头城》

  下面小编带来郑燮的《念奴娇·石头城》原文及赏析,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!  念奴娇·石头城  (清)郑燮  悬岩千尺,借

曹植所作的《七哀》,写出诗人在政治上被排挤的境况

  曹植,字子建,曹操之子,魏文帝曹丕之弟,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,是建安文学的集大成者,与曹操和曹丕合称三曹。下面跟小编一起了解一

皮日休《橡媪叹》:这首诗在思想和艺术上都很有特色

  皮日休(约838—约883年),字袭美,号逸少,曾居襄阳鹿门山、号鹿门子,复州竟陵(今湖北天门)人,晚唐诗人、文学家。皮日休与陆龟蒙齐名

陈子昂《登幽州台歌》:细细读来,悲壮苍凉之气油然而生

  陈子昂(659年—700年,有争议) ,字伯玉,梓州射洪(今属四川)人。 唐代文学家、诗人,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。因曾任右拾遗,后世称陈

纳兰性德爱情词的巅峰之作:《减字木兰花·相逢不语》

  下面小编带来周纳兰性德的《减字木兰花·相逢不语》原文及赏析,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!  减字木兰花·相逢不语  (清)纳

李贺所作的《苏小小墓》,通过景物幻出人物形象

  李贺,字长吉,中唐时期浪漫主义诗人,与李白、李商隐合称“唐代三李”,被后世誉为诗鬼。下面跟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李贺所作的《苏小小墓

苏轼吃荔枝时写下一词:《减字木兰花·荔枝》

  下面小编带来苏轼的《减字木兰花·荔枝》原文及赏析,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!  减字木兰花·荔枝  (宋)苏轼  闽溪珍献

唐代吕太一所作的《咏院中丛竹》,讴歌竹子的高尚品格

  唐代吕太一所作的《咏院中丛竹》,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,和大家一起分享。  懂功夫的一言不合,拳脚之上见高低;会识字的话

杨炯所作的《夜送赵纵》,在用典上分外巧妙,事理契合

  杨炯,字令明,唐朝时期大臣、文学家,与王勃、卢照龄、骆宾王并称“初唐四杰”。他擅长写散文,尤擅诗歌。下面跟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杨炯

罗隐《雪》:流露出诗人对广大贫苦人民的深刻同情

  罗隐(833年2月16日—910年1月26日),原名罗横,字昭谏,杭州新城(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)人。唐代文学家。著有《谗书》及《两同书

罗隐《菊》:这首诗吐语隽永有致,意蕴却深邃绵厚

  罗隐(833年2月16日—910年1月26日),原名罗横,字昭谏,杭州新城(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)人。唐代文学家。著有《谗书》及《两同书

许浑《途经秦始皇墓》:此诗字挟风雷,却出之以轻巧疏宕

  许浑(约791~约858),字用晦(一作仲晦),唐代诗人,润州丹阳(今江苏丹阳)人。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,其一生不作古诗,专攻律体;题

姜夔的委婉含蓄之作:《点绛唇·丁未冬过吴松作》

  下面小编带来姜夔的《点绛唇·丁未冬过吴松作》原文及赏析,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!  点绛唇·丁未冬过吴松作  (宋)姜夔

孟郊《怨诗》:作者将闺中怨妇的哀怨情思表达得淋漓尽致

  孟郊(751年-814年),字东野,湖州武康人(一说洛阳人),唐代著名诗人。孟郊工诗。因其诗作多写世态炎凉,民间苦难,故有“诗囚”之称,

张籍《采莲曲》:作者从头到尾运用了叙述和白描手法

  张籍(约766年 — 约830年),字文昌,唐代诗人,和州乌江(今安徽和县乌江镇)人。汉族,先世移居和州,遂为和州乌江(今安徽和县乌江镇)

南宋时期的人物类题画诗有怎样的特点与分类?

  题画诗是一种艺术形式,有很多不同分类。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南宋人物类题画诗的相关内容,和大家一起分享。  南宋人物故事类题画诗

晏几道很伤感的一首词:《点绛唇·花信来时》

  下面小编带来晏几道的《点绛唇·花信来时》原文及赏析,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!  点绛唇·花信来时  (宋)晏几道  花信

吴文英的经典咏梅词:《点绛唇·越山见梅》

  下面小编带来吴文英的《点绛唇·越山见梅》原文及赏析,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!  点绛唇·越山见梅  (宋)吴文英  春未